颠覆认知的人类新史
该书试图改变人们对人类历史的理解。比如,对既有的人类起源叙事提出挑战。从人人平等的狩猎采集小族群到现代民族国家,历经“农业革命”“城市革命”……这一人类社会演化的经典模式主宰了人们对历史的理解。然而,书作者认为,史前人类长期试验各种社会组织形式,往往排斥农业、城市化和大型集中社会,展现了极大的灵活性和创造力。曾经被奉为经典的人类演化进程,植根于美洲原住民对欧洲殖民者的批判,以及欧洲人对此做出的保守反应。此外,书中提出了人类早期社会中的几种自由——迁徙的自由、尝试新社会秩序的自由,是人类社会演化的主要动力。
近代乡绅的历史命运
在传统中国晚近时期,官民之间的沟通需要靠绅士阶层,新思想和新技术的实践普及也要靠绅士阶层,他们是社会精英,更是官民中介。本书抽丝剥茧,层层解构1840—1949年中国最起伏的阶层蜕变史。他们是旧秩序的残响,也是新世界的前奏。该书是一部颠倒阶层的近代中国微观史,探讨中国近代绅士如何从“四民之首”到“革命标靶”,如何掏空清王朝统治根基,如何瓦解传统乡民结构,从皇权基石沦为时代弃子;深挖团练武装、保甲改制、路矿风潮、绅商崛起背后的权力洗牌,揭示乡绅消亡如何改写中国社会基因。
星际移民关乎爱与生命
“仰望星空时,我们既是探索者,也是故事的书写者。”这些年,《流浪地球》系列影片让人们越来越关注外太空移民。该书从传统的“地球中心”视角,向“宇宙尺度”的宏大视角转换,意在探讨生命与科技的互动、博弈。全书通过主暗二线,刻画了不同人物在星际移民大环境下的宇宙观和人生态度。每个人物都面临着不同的命运和结局,汇聚成人类的共同命运,勾画出人与人、人与智能机器人、人与宇宙的关系。人类的共同命运、每个人物不同的结局,最终在小说结尾一一揭晓,共同汇聚成“和平、勇气、爱与生命,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”主题,拓宽了读者对宇宙的认知边界。
更多热点速报、权威资讯、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
配资投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